返回论坛主页 发表文章 新户注册 修改资料 用户登陆
汤氏譜序今夫谱者普也布列见其事序世纪以承先启后者也事不序则先后无伦尊卑罔辨世不紀则支派紊乱源流莫分其何以妥先灵于在庙将祀事于孔明乎余郡中山系出子姓其为瓜瓞之绵绵者不知凡几代远年湮不可考 近泉公来自句容至今八世皆吾祖父代手而录之欲以成书者也我子若孙刊板而续之是亦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云尔凡有善可书有行可范以及荣名勋节悉登之以示劝俾后之子孙睹兹谱其于孝弟忠厚之道油然生矣善者勇以为善不肖者不敢为非是皆从忠厚立本孝弟培根积德积学用能保世以滋大为吾氏后者相与劝而勉之可也毋刻薄而伤和气骄侈以 天真毋晏逸以陨墜其家声昔朱子文公曰子孙虽千万其枝以祖宗视之如一人也凡我族属其亦敬体此意也夫时 乾隆释义年岁在丙寅观月望日六世孙 谨撰
tangshiabc 来自:安徽灵璧 发贴数量:165
不好意思,“乾隆十一年”打成了“乾隆释义年”,让大家见笑了。
始祖清公自句容迁居颍上 汤氏家谱句容汤氏分迁世次纪略我汤氏之先,中州汴之石井人也。我道亨公仕宋。建炎五年,高宗南渡,以护跸之功,封金陵宣慰使。后致仕,遂家句容东门外之殷家边。历宋元迄明,传十七世至时中公。旧家谱无存,中门仅记知名之祖六公,而行次亦莫可考。其家句容可考者,断自时中公。而下,时中公生天泽、天澍二公。天澍公乏嗣。天泽公生顺一公,顺一公生应善、宝、应星、海、应灵及我清公,凡六门。应善生富、贵、完、全四公。富、贵二公仍家句容;完、全二公迁寿州之正阳。宝公迁应天;应星公迁扬州;海公早殂;应灵迁霍邱;我清公迁颍上。盖自我道亨公家句容至我清公二十世,而乃迁颍上也。迁颖在明正统之元年,至时厥后,分为颍上汤氏矣。而家谱必冠以句容者,所以著其从来也。爰总记其世次于上,而颍上汤氏分记其世次于下云。时大清嘉庆六年岁次辛酉仲夏中天节十二世孙 汝霖甫顿首拜撰
柘皋汤氏,为一邑望族。其一世祖为避战乱,由镇宁地区的句容迁来柘皋。至第七世汤爱鼎,先后任康熙朝琼州知府、雷琼道台等职,自此发旺。汤爱鼎生有三个儿子,汤懋纲、汤懋统、汤懋绅,皆一时才俊,诗名遐迩,文学家吴敬梓曾为汤懋绅诗稿作序,赞誉有加。太平天国期间,清政府诏令地方酌情办理团练,汤氏炳旺、炳贵两兄弟相机举事,并投入李鸿章淮军阵营,封衔建威将军。汤氏后裔汤笠夫,著名中医,1949年之前,曾任柘皋商团团总、巢县中医公会(医学协会)首任会长。汤笠夫诊所设在柘皋西街汤家大院,解放初被征为区政府办公场地,后为区卫生所。巢湖北大街皖中旅社,曾悬汤笠夫所撰楹联:“皖江春暖鱼吹浪,中国风和鸟作歌。”巢湖北乡栏杆镇汤氏,为清代从江西迁来,两者源流不同。
巢湖槐林镇宗亲汤泽林敬宗怀祖,一直热心探寻祖源。上月,他示我等古巢中山郡崇德堂汤氏宗谱一套四卷,并邀我等前去其祖宅、祖坟地考察,言古巢汤氏一支语清朝之兴旺,而今没落,族人散居途遇而不相知。故于汤家村网站贴出古巢中山郡崇德堂汤氏宗谱部分内容及我等所知与句容汤氏迁居外地各支情况,以期抛砖引玉,望各地宗亲热情帮忙,助泽林宗亲早日实现自己的心愿!
湯道亨,自號赤腳道人。預與所親訣別,手偈云:「八十一年饒舌,終身化緣不歇;重陽時節歸家,一路清風明月。」摘自《輪脈道紀4》 《诀别偈》是宋代诗人汤道亨的作品之一。- 诗词正文八十一年饶舌,终日化缘不歇。重阳时节归家,一路清风明月。摘自《全宋诗》 江苏茅山(句容境内)是汉代道士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修道之地。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在茅山建观修道,形成上清派宗坛。因处茅山,又尊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奉为祖师,故又称茅山派。茅山道士在上海地区的活动,志书记载较少。唐宋时期,茅山派已对上海道教渐有影响。宋代茅山道士汤道亨,号清音子,赤脚道人,自金陵(今南京)来松江城北茅屋居住。汤道亨经济宽裕后,构筑居室,取名“太古”,用来接待四方学道人士。这是茅山派道士在上海地区传道的记载。摘自《上海宗教志》
颍上汤氏来自句容句容 1 世 17 18 19 20 21 22 始祖 汤道亨——时中--天泽--顺一—应善—富—禹 居句容祖乡漙 居句容祖乡澄 居句容祖乡贵 居句容祖乡完 迁寿州正阳全 迁寿州正阳 宝 迁金陵应星 迁扬州 海 少卒应灵 迁霍邱 迁颍上1世2 3 4 5 6 7 8 9 10 清--虎--经--诏-谏--敬中养中允中尚中--之仕--简贤简启--璞--近法—岳嵩近礼近义恕瑾执中议评赞 纶 天澍
颍上汤氏来自句容句容 1 世 17 18 19 20 21 22 始祖 汤道亨——时中--天泽--顺一—应善—富—禹 居句容祖乡 漙 居句容祖乡 澄 居句容祖乡 贵 居句容祖乡 完 迁寿州正阳 全 迁寿州正阳 宝 迁金陵 应星 迁扬州 海 少卒 应灵 迁霍邱 迁颍上1世2 3 4 5 6 7 8 9 10 清--虎--经--诏- 谏--敬中 养中 允中 尚中--之仕--简贤 简启--璞--近法—岳 嵩 近礼 近义 恕 瑾 执中 议 评 赞 纶 天澍
注:1.汤道亨为宋朝河南汴梁石井人,公元1131年宋高宗南渡因为护驾的功劳被封为金陵宣慰使。退休后,定居句容东门外殷家边村,传17世到汤时中。2.汤时中的曾孙辈除长房外,大部分外迁。其中汤清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迁安徽颍上县。汤清为汤道亨20世孙。3.“禹"原谱字为“三点水'旁加"禹"。4.近法长子为“峣”。
汤川举 来自:安徽省淮南市田区 发贴数量:17
我们是一家我是淮南的汤川举我电话是18055453003请联系我
声明: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汤家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