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文学 > 其他小说 > 天医神少王东柳倾城 > 第八百三十六章圣医之眼
中医有四诊,分别为‘望’、闻、问、切。

而其中望诊,又是四诊四首。

所以重中之重。

有‘望而知之为之神’之称谓。

当年龙国古代的医圣张仲景,其望诊便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封造极的程度。

他的神,神到了哪里?

当年,他通过‘望诊’,预测王仲宣20年后当眉若,又半年当死。

后来果真应验!

他已经神到了如此程度。

通过望诊,判断一个人二十年后的疾病和生死。

而望诊,也绝非像字面意思了解的那么简单。

它不单单只是看人的表面的一些症状来诊断疾病。

那只是‘望诊’最浅层的东西。

就比如这第一个病人,就是通过他表面的症状诊断出了他得了肝癌这个病。

这算不得什么高深手段,只要是一个有些名气的中医,都能诊断而出。

此刻的林东和李焕真二人,似乎对这结果早有预料。

这第一个病人,显然不足以决断出他们谁强谁弱。

此刻二人同时朝着第二个病人看去。

接着二人一起朝他的脸色看去!

随后,二人再次一起开口。

“我诊断出了他的疾病!”

二人当即回到桌子前,开始写下自己的答案。

林东写的是:“通过望诊中的面诊看出,此人脸色苍白、耳朵又小又薄、且眼袋黑沉、下巴尖小,此人有严重肾虚!”

另外的李焕真,诊断结果和林东一致。

他们这诊断第二人的手段,都是通过望诊中的‘面诊’来诊断!

望诊,又包括‘面诊’、手诊、舌诊等。

通过看眼识病、看耳识病、看面色识病、看牙、看皱纹、看头发、看咽喉……

黄帝内经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色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基本所有的病症,都能通过经络、气血这些,反应在身体之上。

高明的中医大师,便能察觉到这些细微的身体变化。

甚至比西医中的那些仪器都敏锐。

二人诊断这第二个病状,就是通过他脸上呈现而出的气血变化,来诊断他肾虚的病状。

此时的华夫人越发吃惊。

她们西医也会看这些病状,但是和他们中医所看的有本质区别。他们直接是看病灶,比如哪里长了一个包、哪里水肿了、哪里青了、哪里紫了,脸色黄了这些……但这些都已经呈现出明显病灶了,是浮于表面的东西。

这个时候看出来,在中医看来,已经迟了。

中医和西医在这点的本质就在于。

中医是通过经络、气血、象这些来看,能在更早的时候,发现疾病。从而进行预防和治疗。

那样往往治病更简单!

当然,这种看经络、气血、象的变化,可不是谁都能看清楚的。

比如接下来林东和李焕真看的第三个病人。

这第三个病人,在华夫人这样的西医专家看来,她完全没有任何症状。

她既不像第一个病人那样,鼻子上长了菜花状的东西。

也不像第二个人那样,脸上呈现出了惨白、眼袋黑沉这些东西。

她看上去,就和健康的人一模一样。

甚至华夫人都觉得,她是个健康人。

但实际上,她也是保守疾病的困扰!

二人都没等她说话,林东和李焕又一起开口:

“我诊断出来了。”

随后,二人都一起,写下了对她的诊断。

“瞳孔散大,诊断失眠,植物精神紊乱。”

当二人的诊断一出,华夫人看完以后,更是一阵诧异。

对照了一下对方的病例。

果真如此!

“嘶~~”

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然后询问道:“你们怎么看出她瞳孔散大的?我怎么看不出来?”

是的,这种细微的人体变化,她作为西医专家,也根本看不明白。

林东微微一笑,回应道:“这就是中医‘望诊’的神奇之处,华夫人以后有兴趣,可以找华先生教你。”

华夫人突然对中医,起了浓厚的兴趣。

李焕真此刻,脸色微微阴沉道:“倒是没想到,你有些水准。”

“不过,接下来的病人,可都不好诊断。”

“我们马上就要分出胜负了!”

林东笑道:“确实,我们马上就要分出胜负了。”

此时,二人都朝着第四个人看去。

这第四个人,比前面三个都更难诊断。

因为他的‘象’,不在表面。

而展现在舌头。

“伸舌头!”李焕真准备通过‘舌诊’来诊断此人的病症。

可他还没伸出舌头,林东却眼眸一阵闪烁,随后出声道:

“我已经诊断出来了!”

“什么?”听到这,李焕真自然不信,“他都还没伸出舌头呢,你怎么诊断?”

“胡乱说的吧!”

林东反问道:“谁说一定要通过舌诊,才能看出他的病症来?”

“难道,用眼睛不行吗?”

“直接用眼睛看出?”李焕真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不,不可能!”

“你不可能开了‘圣医之眼’,不可能的!”

“整个世界,只有我师傅一人开了‘圣医之眼’,你不可能达到我师傅的水准……”

他喃喃着,绝对不相信自己想到的那个可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