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于这些天下奇人,一直是颇为尊重的。
就好比孙思邈,之前不止一次,李世民想要征召他入太医署为官。
可孙思邈始终推辞,李世民也没有强求。
此时此刻,袁天罡看着旁边李秋那似有似无,饱含威胁的目光。
也不由得心里发苦。
只能点了点头。
“眼下正值乱世,草民自然是愿意入朝为官,为陛下和这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只不过,草民有一个要求。”
“不知道能否继续小徒带在身旁?”
“小徒这些年来,一直跟随我居于深山之中。”
“对于人情世故,涉及较少。”
“往往口无遮拦,说些胡话,得罪权贵。”
“将他独自留在这里,草民也是无法安心。”
见他同意,李世民不由得心中大喜。
“好,那从即日起,你就来做这钦天监之监正。”
“而你这徒弟,朕也命他进入太史局供职。”
“今后让他继续吃住在芙蓉园中,在大唐图书馆内做事,编纂书籍。”
“有李秋和芙蓉园这层关系在,你也完全不用担心他得罪权贵。”
见到李世民如此说,袁天罡也是无可奈何。
深深的看了看李秋,然后又狠狠瞪了自己那傻徒弟一眼。
对于李秋怎么突然转了性,把袁天罡这样的一位奇人主动送去当官。
李世民还略有不解。
可是袁天罡倒是门清。
其实,对于他这种级别的人,若是真想走,芙蓉园也是留不住他的。
当初李秋让云中和荆星奇去看着他们师徒,也只是开玩笑而已。
最主要的是,眼看着天下大乱,长安城中妖魔四伏。
袁天罡他们师徒主动想要留在这里。
如今袁天罡答应入朝为官,也只是想距离漩涡更近一些。
看看能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为这天下,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乱世佛门避世,道士下山,正是这个道理。
看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无比亲切的将袁天罡给带走。
李秋的心中可是如释重负,隐隐的觉得兴奋。
平时在芙蓉园中,袁天罡可是对自己的这个徒弟看护的紧。
每当李秋想要拉李淳风下水,找李淳风做点避人的私事。
袁天罡准准的跑出来阻止。
以至于李秋好多想法都实现不了。
现在袁天罡一走,那李淳风可就彻底是他的人了。
只要没有袁天罡阻拦,李淳风还是很好忽悠和说服的。
……
在大安宫。
当上元节一过,武士彟就又要返回荆州去了。
在临行前,他自然要来这里,同太上皇话别。
由于李秋最近朝中政务颇为忙碌,也是没能一起来。
“子信啊,你这番回到荆州。”
“一定要敦促程名振,将一切政务安排好。”
“尤其是几州州军,必须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这荆襄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镇。”
“连接着南北地域之交通要道。”
“上,可以进长安。”
“退,可以据守天险。”
“再过一两个月时间。”
“等西域和西突厥的战事一起,兵部政务过于繁忙,就到了李秋举荐程名振之时。”
“以我的估计,这件事应该能有六分的把握。”
“你还得将另找一个能为你分忧的替代者。”
“这方面,你去让李秋想办法。”
“如今他幽州等十三州那里,也是人才济济。”
“找一个得力的官员出来,并不是难事。”
听着太上皇的话,武士彟心中竟然隐隐找到一丝当年太上皇太原举兵时的感觉来。
眼下这天下大定。
虽说西面和高句丽那边还偶有战事,但问题绝对不会太大。
他实在是想不通,太上皇让他牢牢抓住兵权。
谋划荆襄之地又有什么意义?
不过,武士彟和太上皇这对君臣俩,相处了大半辈子。
相互之间也有着非常的默契。
武士彟纵使心中有疑问,但是绝对坚信太上皇不会无的放矢。
所以也不去询问,直接去做便是。
武士彟一辈子,没有那群武将的勇猛、兵略。
也没有房玄龄、杜如晦的经世之才。
但他却要远比别人有眼界。
有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世哲学。
在临走之前,武士彟拉着太上皇的手,君臣两人含泪话别。
并且嘱咐了多句,让太上皇珍重身体。
等着自己回来时,再来看望他老人家。
……
在傍晚。
李秋等一家人都来到了武士彟府上。
打算热热闹闹的吃一顿晚宴。
第二天再一同送行。
不过出乎了李秋的意料。
工部尚书段仑,竟然在这时候前来拜访。
武士彟和李秋,也就陪着段仑一起喝茶,聊聊天。
这时候,武士彟微笑着对李秋说道:
“李秋啊,可能你不知道。”
“这段仑,是我最优秀的一个学生。”
“之前年节前后,段仑就来探望过我。”
“那时不巧,你当时没在。”
“今天也是我特意将他邀请到这里来的。”
“这以后啊,你若是在朝中遇到难事时。”
“也可以多找段仑询问一下,让他给你指点一下,出出主意。”
说到此,段仑急忙笑着说道:“老师,您这话可就太严重了。”
“学生又哪敢妄称指点?”
“您如今久居荆州,可能不知道。”
“平日里在朝中,李相对我,以及工部,都是颇为的照顾。”
“不仅是我,就是工部内其他官员,也都是对李相颇为的感激。”
李秋这时候也是笑着说道:“想当年父亲大人还是工部尚书之时。”
“我那芙蓉园中事物,没少劳烦工部的众位大人。”
“现如今,虽然人员有少数的变动。”
“但里面大多还都是以前的老熟人。”
“一些事情我也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