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李世民的这番话,李秋由衷的无比钦佩、仰慕的笑着说道:
“陛下,您的识人、用人,以及纳谏、治国,纵观历史之上,也都是罕有人能与陛下您比肩。”
“臣绝对是心中佩服,仰慕不已。”
见到了李秋如此诚恳和认真的对自己仰慕,李世民龙颜大悦,被逗得大笑起来。
这天底下,对于一位父亲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见到自己儿子仰慕自己而感到高兴,自豪的吗?
“李秋啊,你小子可是很罕见的恭维人啊!”
“不过,你这番评价对于朕来说还是距离太过遥远了些。”
“你看我大唐朕登基后的这几年。”
“旱灾连连,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比武德年间还要不如的多。”
“这都是朕的失责啊!”
李秋这时候认真的说道:“陛下,眼下的这番境地,也只能是我大唐,以及这个天下积弊已久。”
“只不过恰好以灾年和陛下的登基成为了触发点罢了。”
“臣相信,我大唐在陛下您,以及这么多能臣,直臣的带领下,痛定思痛,一定会渐渐强大起来的。”
李世民此刻看着李秋,满眼间全都是赞赏之色。
“李秋啊,这话说回来,突厥这一仗,你一定要打?”
这时候的李秋,眼神中尽显坚定。
“回禀陛下,这一仗,臣一定要打!”
“正如李靖所说,斩草不除根,放虎归山留后患。”
“眼下,我们已经贻误了数天的战机。”
“若是等突厥人返回草原,站稳了脚跟,那时候再想打,可就错过了如此的好时机。”
听到此,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这件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
在立政殿,当长孙皇后听到了李世民的话后,脸上神色顿时大惊。
“什么?”
“秋儿又要上战场?”
李世民此时眉头微蹙,点了点头。
“这一次,他们的幽州军是我大唐攻打突厥的主力。”
“今天在承庆殿,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
“但李靖和李秋两人,却是最为坚定的要打者。”
“其实在朕看来,这一仗,也应该打!”
“只有把突厥打散了,打服了,我大唐才能真正的安定下来。”
“我们才能真正的平心静气的去安抚民生,休养生息。”
这时候,长孙皇后轻叹了一口气,“陛下,可是您想过没。”
“秋儿已经为我大唐,为这个天下拼过多少次命了?”
“眼下,他的妻子还正怀着孕,还在被一群御医围着煎服汤药保胎。”
“陛下您这时候就又要把秋儿派上战场。”
“您,真的就忍心吗?”
听着长孙皇后的质问,李世民也是轻叹一声,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半晌之后,李世民才缓缓说道:“观音婢,对于李秋,对于咱们的这个儿子,朕的心中也是感到异常的亏欠。”
“朕也舍不得看着他这样一次次的拼命。”
“可是,现如今的大唐,这一次的战役,唯独离不了他。”
“不过这一次,朕向你保证,绝对不会再让他冲锋陷阵,去两军阵前犯险。”
“朕只让他同李靖一起,坐镇中军,稳定军心即可。”
听着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不由得暗自垂泪摇了摇头。
“想当年,二郎你每逢出征,我这心里就一直是悬着的。”
“担心你在那战场上有个什么意外,再回不来。”
“后来,可算是你不用再亲自上战场了,却又开始担心起咱们的儿子来。”
“秋儿他不一样,哪怕是承乾、李泰、李治他们三个上战场,我也不会如此。”
“但是秋儿不一样啊二郎。”
“他从小到大,以至现在,都连自己的爹娘是谁都不知道?”
“如今眼看着他自己的儿子还没出世。”
“一旦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真的是想都不敢去想。”
……
两天后,由老帅李靖和神武大将军李秋搭伙的四万大军,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在昨天,当李秋宣布这个自己即将出征的消息后,罗可心只是温婉的轻轻拥入李秋的怀中。
嘱咐他一定要平安的回来,自己和孩子会一直的在家里等着他。
罗可心,从小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严苛的环境下。
对于行军打仗,生离死别,都看得太多了。
倒是武珝,她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眼下见到好容易刚安定下来,自己的夫君又要再一次的上战场,而且还是深入危险的突厥腹地。
她又哪里放得下心?
仅仅一夜的功夫,眼睛都已经红肿了。
此时此刻,李世民、长孙皇后等人,亲自为大军送行。
“云中,李秋,你们两个孩子,一定要路上小心。”
“切不可慌忙大意。”
“尤其是李秋你,行事切不可冲动,云中你一定要及时的劝阻他。”
面对着李秋和阿珂,长孙皇后是嘱咐了一遍又一遍,仿佛无论嘱咐多少遍,他都不放心一样。
而另一边,李世民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怒视,叮嘱着面前的唐俭。
“唐俭,你办事向来稳妥,从不激进。”
“这一次朕派你去做监军,你的任务只有两个。”
“其一,是监管全军,不许让大军激进,兵行险招。”
“其二,那就是不许北平王李秋上战场!”
“这两点,尤其是第二点,你若是监管不住,朕绝对轻饶不了你!”
“你听没听到?!”
听着李世民的话,唐俭的脑门上都见了汗。
从打昨天上午,李世民将唐俭招去,命他做这个监军之职。
这些话怕是重复和叮嘱了不下百遍,唯独怕唐俭不往心里去。
此时此刻,唐俭的心中要哭的心思都有了。
心说陛下您都说了这么多次了,臣怎么敢不听从?
又怎么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