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下诏,封李道宗的女儿为文成公主,准备嫁去吐蕃一事。
不合于情,但却占着理。
私下里的口头婚约归私下里。
传言归传言。
但毕竟是没有正式的婚书,媒人,聘礼等等。
所以太子如今这么做,身为臣子的。
你就是进谏也虚着一口气。
所以面对李承乾的质问,他们也不得不退去。
在听到了这件事后,最着急的,自然就是李道宗和柴绍两家人。
几乎是第一时间,李道宗就来到了东宫,请求觐见。
在听到了他的诉求之后,李承乾当即就将脸色沉了下来。
“江夏王。”
“封皇族内的女儿为公主,出塞和亲,本就是朝廷的惯例。”
“为人父母者,心疼自己的女儿,不愿意让女儿远嫁塞外。”
“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生在皇族,身为皇室宗亲。”
“有些时候,注定了就要舍得小我,成全大我。”
“要说整个大唐谁的女儿被嫁出去的最多,那非要父皇莫属。”
“难道父皇的亲生女儿,本王的姐妹,还比不上江夏王的女儿尊贵不成?”
听到李承乾上纲上线,李道宗自然是连连低头,称自己绝不敢这么想。
这时候,李承乾的心中冷哼一声。
眼神中闪过一丝戏谑,然后接着寒声说道:
“假如你的女儿真的跟那柴哲威有婚约。”
“本王绝对不会安排此事。”
“可是在本王下诏之前,你们两家什么都没有。”
“偏偏在本王下诏之后,你们就传出来了什么私底下的口头婚约。”
“无凭无据。”
“若是都像你们这样,那今后是不是朝廷就无法再安排宗室的女儿出嫁了?”
“这个先河,本王绝不会开!”
“言尽于此,其他的话本王也不想多说,你回去吧。”
在被李承乾训斥了一顿之后,李道宗憋着满肚子的怒火,离开了东宫。
大家谁都不傻,太子和东宫此番安排的真实意图,李道宗自然是瞧得明白。
可是现如今太子摆明了在装傻,他空有一身力气。
却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李道宗之后的第二天。
柴绍和平阳公主两人,也亲自来到了东宫。
对于柴绍和平阳公主,李承乾可就不敢像对待李道宗那样托大。
不要说他,就是平日里李世民见了平阳公主,也都是无比热情的迎接。
亲切的叫一声“姐姐,姐夫”的。
“姑姑,姑父,您二位怎么还跑到本王这东宫来了?”
“若是有事情,派人通报一声,本王亲自过府拜见就是。”
听到他的话,平阳公主笑着说道:
“太子你如今监理朝政,日理万机。”
“这种时候,我们也本不应该因为个人私事来烦扰你。”
“只是哲威那个孩子,你也清楚的。”
“从小就被我娇惯坏了。”
“一听到李音即将出嫁吐蕃一事,就在家里要死要活的。”
“这么大人了,却还跟没长大一般。”
“原本,很早之前就因为给哲威、李音这两个孩子正式定下亲事。”
“可说来也是阴差阳错。”
“先是江夏王被尉迟敬德误伤,被兵部调出去镇压了一年的流民。”
“后来当打算定亲之时,又赶上了太上皇的丧期。”
“所以才只有了私下约定,并没有正式的婚书。”
“太子,你该不会觉得我会在这件事情说谎吧?”
这时候,李承乾急忙连连摆手。
“瞧姑母您这话说的。”
“您说的话,承乾又怎敢去怀疑?”
见李承乾承认下这件事,一旁的柴绍也是抓准了时机。
趁热打铁。
“殿下,不瞒您说。”
“昨天在东宫回去后,李道宗也到了我那边。”
“我们这身为父母的,也着实是替这两个孩子难过。”
“至于您昨日同他所说,以及这件事的安排。”
“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真正的错,全都在我们两家的身上。”
“现如今,我们夫妇二人,以及江夏王,只想厚着面皮恳请您。”
“能不能看在我和江夏王一辈子为大唐,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情分上。”
“网开一面,不要让李音出塞和亲?”
听到此,李承乾是一脸的愧疚、自责之色。
“姑姑,姑父。”
“我现在是真的后悔,当初就不应该下这纸诏书。”
“谁能想到,这李道宗的女儿竟然同哲威私下里有着婚约?”
“可是现如今,我的诏书已经颁下。”
“吐蕃的使团,更是已经将这个好消息送回了吐蕃,让他们的赞普好好准备。”
“如今我也是刚刚代理朝政,若是就这样朝令夕改。”
“出尔反尔,以后还将如何服众?”
“我这个太子,大唐未来的储君,又何来威信可言?”
“父皇若是知道了这件事,又将如何看我?”
“若是以后,再有此类的事情发生,我那时又该如何自处?”
……
大概又过了一炷香时间后。
平阳公主和柴绍两人面色沉重的,离开了东宫。
对于李道宗,太子李承乾直接来硬的。
而对于柴绍和平阳公主,李承乾又来的软的。
那一番话说的是情深意切,痛心疾首。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这件事绝无更改的可能。
在回到了府中之后。
柴哲威、柴令武兄弟急忙就围了过来。
询问结果怎么样?
这时候,柴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摇了摇头说道:“看来,李音那个孩子,注定了是要远嫁吐蕃了。”
“你们两个,就这样吧。”
“等以后,再有合适的人家,再重新为你定亲。”
一听到此,柴哲威仿佛觉得自己的头都要炸了。
一脸的难以置信。
“父亲、母亲。”
“怎么连您二位亲自上门去求那太子,都没有用了吗?”
“您们可是陛下最敬重的亲姐姐,亲姐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