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文学 > 其他小说 > 传信大明李晗朱元璋 > 第111章 辽东事变
虽然还有比流水线更进一步的脉动生产线,不过这对组织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更严格,而且要求管理者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

别说大明了,就连李晗自己都没那水平。

以大明手工作坊般的水平,照抄脉动生产线,只会适得其反。

况且脉动生产线多用于造飞机,造枪支弹药的话就有些不合适了。

还是让大明的工人们先掌握什么是标准化吧。

按照大明目前的工业水准,李晗编撰了一整套关于枪支弹药制造的流水线工业流程。

接着把回信写好,又找了好些个关于什么是系统化,什么是标准化的视频入门教程,拷入U盘中。

等到第二天,买了好几套电脑和口袋式投影仪,配上太阳能充电器,再分批次塞入了邮箱之中。

……

“李大人,这一批两百支针发枪中,合格的只有一百七十五支,在剩余的二十五支中,其中有十五支枪管不合格,七支击发针不能有效撞击子弹,余下的则是完全击发不了!”

工业司内,主事正在给李敏汇报着枪支生产的情况。

“由于任务繁重,工匠们连夜赶造,不少是刚刚培训完的匠人,忙中出错也是正常,我等也不好过多责怪。”

主事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面无表情的李敏,“大人,如若没有足够的熟练匠人,想在秋闱后完成上万支针发枪的生产,下官认为几乎不可能!”

李敏点点头,主事所说之情况,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他绞尽脑汁从各处工厂调配了不少工人过来,虽然缓解了一时之急,但带来的后果是,枪支的良品率也越来越低。

这样下去,除了浪费宝贵的材料和时间,没有任何益处!

但陛下下达的命令,却是一定要完成的,而且李敏心里清楚,针发枪对于北伐的意义。

“刘主事。”李敏思考片刻,开口说道。

“下官在,李大人有何事尽管吩咐。”

“生产速度先缓一缓,首要保证枪支和弹药生产的完全合格,一旦在战场上枪支出现问题,那便是要了无数将士的命了!”

“下官明白,可是李大人,速度一旦降低下来,那陛下那边该如何交代?”主事不误担心道。

“陛下那我自会去说明,这不是你该考虑的!”

李敏神情严肃,让姓刘的主事也不禁肃穆起来。

“不过,如若再出现如此大批量的废枪问题,我唯你是问!”

“大人放心好了,此等至关重要之事,下官自然省得!”

不光李敏在头疼生产问题,朱元璋也一样,但他要操心更多的事情。

锦衣卫已从北方传回消息,蒙古各部现在动作频频,似有南下袭扰之意。

这些早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但是毛骧从辽东传来的紧急密函,却让他的神经顿时紧绷了起来。

王氏高丽,似乎和驻守辽东的元庭辽东太守纳哈出,正在进行频繁的秘密接触,谋求进犯辽南!

在洪武二年,王氏高丽派出使臣前来大明,恳求大明的册封,建立朝贡关系。

而那时他老朱为了断绝元庭和高丽的来往,便选择了册封高丽王,正式建立了朝贡,对高丽大加封赏。

这十余年间,虽然高丽恭愍王表面臣服大明,但背地里也和元庭藕断丝连,暗中有不少勾搭。

对于高丽这等首鼠两端的下作之举,他为了辽南的稳定,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家恭愍王并未实际做出有损大明的事情。

但是在前几年,高丽权臣李仁任暗中谋害了恭愍王,扶持傀儡辛旽上位,成为新的高丽王!

谋害朱元璋亲手册封的高丽王,扶植傀儡上位,这是在明着打大明的脸了,这让他老朱绝对忍不了!

他当即中断了和高丽的朝贡关系,可慑于北方元庭的威胁,并未对高丽进行“伐不臣”。

此时,在这节骨眼上,高丽的李仁任和辛旽那两个卑鄙小人,竟敢和元庭的纳哈出勾结,密谋进犯辽南?

高丽这是在自寻死路!

而辽东太守纳哈出,如今是元庭的头号权臣,控制着元庭绝大部分骑兵主力,坐镇辽东,可随时威胁辽南,甚至于山海关!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朱元璋一直进行北伐的原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北伐一事,已是刻不容缓,除掉纳哈出,元庭便无可用之兵将。

不光是要灭掉元庭,除掉瓦剌等蒙古各部,将辽东纳入大明版图,设立布政司。

在他的计划中,控制辽东,则进一步压缩女真的生存空间,寻找机会将其灭绝,更重要的是,在北方对高丽形成全面围剿之势,让其彻底臣服!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枪支弹药!

朕需要更多的工匠啊!

也不知道老李能不能帮咱变出一大批工匠出来,朱元璋将这个荒唐的想法抛出脑外,还是实际一点,看看老李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燃眉之急吧。

来到佛堂里,他一眼便看到了佛案上摆了好几台电脑和投影仪,心情顿时晴朗了起来。

以前那台电脑被李敏搬去工业司后,便再也没有还回来了。

人家的理由也很充分,是陛下看画片重要,还是培养工匠重要?

他老朱不是昏庸的君王,自然知道后者重要,只是心中感觉缺少了什么似的。

现在看到这么多电脑,数了数,一共有七台呢,那么自己留下一台应该不过分吧?

迫不及待的来到佛案前,拿起信件读了起来。

一看到里边内容,朱元璋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因为李晗的语气,比起以往来也严肃了很多。

“老朱,北伐一事事关重大,不容疏忽。

具体作战部署,你比我更专业,而且你麾下还有徐达、李文忠、汤和等众多名将,我就不做过多干扰了。

这里我只给你提一个建议,那便是战争的政治宣传动员工作。”

政治宣传动员工作?

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他挠了挠脑袋,老李写的每个字他都认识,但连在一起便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新名词的出现,意味着老李又带来了新的思想和主意,朱元璋心中一喜,继续看了下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