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唐朝距离我们有七千里,其中二千里是沙漠地带,地无水草。”

“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

“以前我去唐朝,看见秦、陇北面一带,城邑萧条,人烟稀少,远不能与隋朝时相比。”

“如今唐朝派军队来攻伐,发兵多则粮草供应不上。”

“三万以内的兵力我们足能对付他们。”

“故当以逸待劳,坐收其弊。”

“若唐军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

“到时我军从而虏之,又何足忧也?!”

可也就在鞠文泰心中无比自信之际。

侯君集和薛万钧两人率领的七万大军,还真就咬着牙,突破了高昌的外围防线。

穿越了这绵长的沙漠天险。

等到鞠文泰再度接到最新军情之际,侯君集和薛万钧所率大军,已然抵达了碛口。

距离高昌诸城,已经咫尺之遥。

并且二者之间,再无天险可依。

以高昌眼下的国力,兵力,就是做梦也难以抵挡这满怀着怒火的七万唐军。

于是乎,在焦急,惊惧之下。

这高昌国王鞠文泰,直接脑淤血,当天就驾崩而去。

他的儿子鞠智盛,即可汗位。

关于针对西域诸国的战术布置,还是当初老帅李靖在退休之前,制定下的。

而侯君集和薛万钧这个组合,也是专为高昌国而打造。

虽然因以前的侯君集学兵法一事,李靖对他意见颇大。

他们两个人之间,也是多有间隙。

但身为军中主帅,坐镇后方的总指挥。

李靖在用人时,还是秉着人以至用的原则。

将侯君集派到了这主要战场之上。

侯君集这个人,虽然自负狂傲,目中无人。

心胸也颇为狭小,难以容人。

但也有着他自身的优点。

能兵,善战,颇有韧性,治军极严。

这一次在率兵攻打高昌之时,他就拒绝了副总管薛万钧的建议。

可以说是硬着头皮,不顾反对的,带领大军一头扎进这延绵数百里的沙漠之中。

他的这种冒险,也终于收到了奇效。

打了高昌一个措手不及,更是将高昌国王鞠文泰给吓死过去。

若是鞠文泰尚在,这高昌还能依靠着城池和壕沟之效。

同唐军周旋,鏖战上许久。

可是现如今,鞠文泰一死,他的儿子鞠智盛远远不能服众。

整个高昌面对着大唐的威名铁骑,也是人心惶惶,群龙无首。

在这时,薛万钧等将领提议。

通过线人消息,高昌国王鞠文泰即将在柳谷举行国葬。

到时,高昌诸多重要人士定要聚集于此。

应该派一支奇兵,偷袭。

从此进一步将高昌打残,瓦解。

但这时,侯君集倒是不屑的大手一挥。

袭人于墟墓之间,非正义之师也。

而且就区区高昌,又何足畏惧?

直接挥军攻打即可!

随即,侯君集下令,大军擂鼓而行,一路上攻城拔寨。

势如破竹。

这高昌,地处丝绸之路的交汇处。

是西域各国通往大唐的必经之地。

颇为富庶。

但是论军队战力,尤其是在城池攻坚战方面,唐军简直是他们的祖宗。

二者相差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

唐军,那可是经历过了内乱和强大突厥的洗礼。

攻城用的撞车,巢车,投石车等,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像高昌这等用夯土筑城的低矮城墙,又哪里经得住唐军的这种猛攻?

每到一城,几乎都要将城墙撞塌一大截。

唐军连续攻下的十几座城池,竟然没有一座能坚挺到两天以上。

最终,数万唐军气势汹汹的来到高昌的国都之下。

这时,高昌新主鞠智盛,采用手下大臣之建议。

送出来了降表。

说:得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将军怜察。

只不过,送降表归降表。

但是当唐军命令其开门投降之际,里面又犹豫不决,迟迟不开城门。

见状如此,侯君集和薛万钧也不客气,直接下令猛攻。

高昌都城随之覆灭。

……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在唐军内部发生了两件事。

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却直接影响了整个大唐的未来走向。

其一,是在唐军攻入高昌国都之后。

因为高昌富庶,又处于丝绸之路的节点位置。

高昌皇室数代以来积累的宝物,自然是不可能少。

在这种巨大的诱惑之下,侯君集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

而他手下的那些将士们,也竞相偷盗,侯君集理亏,不好禁止。

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件事,也给唐军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更是后来被诸多士大夫,认为是大唐的耻辱!

其二,就在唐军返程的过程中,有下面的士兵在休息时,意外发现了一座汉朝立下的碑。

于是便向上禀报。

随即,这件事就被侯君集的一个心腹将领,姜行本得知。

待他来到这碑前时,随之大喜。

这碑,乃是汉朝班超记功碑。

随之,他直接下令,让兵士将碑上的内容磨掉。

又找有文采之人,重新拟了一篇碑文。

为歌颂侯君集此番功勋的内容。

用以讨好侯君集,博侯君集的欢心。

对于此事,刚刚打完一场胜仗,居功自傲的侯君集也会默许了属下的做法。

想我堂堂陈国公,右卫大将军,刚刚为大唐立下这等功劳。

一块汉朝的碑又算的了什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